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章(1 / 2)





  前面的前面我貌似提过,我是个属于睡一觉就会把不良情绪扫清的人。昨夜从潜伏康临府到抓住黑衣人到发现是宋郎生到和他一路唧唧歪歪到被强吻,我的思维处于一种十分不稳定的状态,今晨静心一思虑,觉得自己最后那番话有些太过咄咄逼人,宋郎生听了只怕也懒得再和我磨磨唧唧,没准放妻书已然拟好,就等着我去签好字从此各奔东西了。

  侍女说,驸马爷一大早就往大理寺去了,留下一封信说是要交予我。

  我啃着餐后小甜瓜,暗叹宋郎生果然才高八斗,隔一夜就把休监国公主的休书给完成了,不知会以什么理由诠释我们的婚姻已经破裂的无可挽回呢?我空出一只手展信,见子曰:休书……(空三行)……我是不会写的,公主趁早死心罢。宋郎生驸马上。

  那驸马二字尤为明显。

  我:“……”

  所以昨晚对话的欺负那么煽情那么悲痛那么决然是为哪般……说了半天宋郎生全视若浮云飘过一封信就灰飞烟灭了有没有……

  我揉着额角,有种莫名的泣血冲动。

  等到冲到大理寺时,宋郎生的副手,也就是比他略年轻一点儿的大理寺少卿徐宁之道:“宋大人今晨交代好京中诸项事物便赶往郑州处理刑狱动乱案,归期未定,怎么,他未同公主殿下说起?”

  昨晚我们在聊和离谢谢。

  我在宋郎生办公的书房里兜了一圈,确认他没有躲在某柜子里躲人后,有些意兴阑珊的翻着他桌面上的案卷,每一卷案例审核明确有秩,朱红的丹迹字字珠玑。

  我愣了愣,问徐宁之:“这里每一桩案件,该不会都是由宋郎生亲审的吧?”

  徐宁之道:“循例逢重案要案自当亲审,普通刑案转交给下属们便可,不过眼下京中局势不比往日,总有各方的人明里暗里要保人。有时案子看去小,这人犯若处理了,是得罪了人,若不处理,另一方眼睛又盯得紧,反会告上一个徇私之罪。这种时候还是得由宋大人这个驸马出面才摆得平啊。”

  我看徐宁之说话顺序颠倒错乱,面部表情僵硬扭曲,显然是在抑郁接下来这段时间的重担全都要压在他身上了。不过总算从他话里听明白一层意思,就是除了宋郎生办事能力比较强悍以外,碍于他驸马的身份,即便做出一些决断得罪一些人也不会有什么大麻烦。

  基本上,谁敢办了驸马就等着被给公主办掉。

  换句话说,驸马这个身份对宋郎生而言,也是他在大理寺维持公义的铁令牌么?

  我不由犹豫是不是真的要如此坚定的与宋郎生和离……话说,我怎么老是站在他的立场思考问题,他如何断案与本公主的终身幸福有一文钱关系么?可……大理寺谳天下奏案,此职何等重要,身为监国公主岂能坐视不理?是了,反正只需让大家伙知道大理寺卿是本公主罩着的不就得了,至于是谁有何干系?

  就拿旁边这徐宁之来说,模样生的仪表堂堂,宋郎生能把这一大摊事丢给他相比他的能力不错,看上去纯良老实,如果换他做驸马……

  好吧。我纯粹开个玩笑。

  宋郎生这一逃之夭夭和离是办不下来了,若是千里迢迢追去算账,反倒显得我太过沉不住气。走了这么一遭,我心底头最大的疑惑是,宋郎生平日里天天忙着处理公务,哪还有精力去筹谋那些算计我的事?不然,去皇弟那儿挖个底儿?

  人有时候就会这样,想什么来什么。我这前脚刚踏回府,太子殿□边那英俊高大的成公公便来请人了,他一出马我就知道没什么喜庆事,权也懒得更衣,转个身便随成公公入了东宫,一眼就瞄见了静坐偏厅玩抑郁的我的太子弟弟。

  他看上去也是个熬夜党,一见我来更是耷拉着脑袋,道:“皇姐,你可算肯来看我了……”

  我把凳子拖到他身旁,望着他桌上堆积如山的奏章道:“你这话我听着忒别扭,合着我进宫是探监来着的……”

  太子蹂躏着自己的头发,道:“也差不多了,天灾*没完没了,为什么我就不能在一个清平盛世当这个太子……”

  我斜眼:“你知足吧,当年父皇做皇子的时候那可是战事连连,动不动就要御驾亲征,全是真刀实枪的干,我们好几位皇叔都不幸归西了,整就是一个悲惨世界。你呢无非就是坐这儿写写字动动嘴皮子,还有那么一大班子人伺候着,埋怨多了就太虚伪了……”

  太子道:“皇姐,你忘了么……你才是监国公主……”

  我拍了拍他的肩:“太子,你长大了,明儿个把监国印玺交给你,当着早朝宣布一下就完事了,皇姐老了,是时候归隐了。”

  太子道:“皇姐你的笑话真是太冷了,我觉得我们还是换个话题吧。”

  我:“……”

  太子道:“你究竟把韩斐摆平了没有?”

  我:“……”

  太子不再说笑,正色道:“江浙监察使司一职悬着快半月了,那时你在这儿驳了赵首辅举荐的聂然,恰逢国子监司业这空缺,就先应承他顶上,平息一下他们的憋屈。回头我思来想去还是觉着韩斐是不二人选,皇姐不是说了说一声就成了么?怎么到现在都还一点消息都没有?”

  因为我完全不能理解韩斐的思维构造,无法领会他话里头的韵意。

  我随手捻起一份奏章翻道:“他就是死活不肯去,我总不能逼着他吧。”

  太子奇怪的看着我:“为何不行……”

  我手一顿。

  对啊,为什么不行?怎么说我也是个有实权的监国,委派他小小一个面首下江浙完全合情合理。我说,我这个顾及他人感受的毛病敢不敢改一改啊?

  “不过……”太子后半句道:“要是他不愿意却被你强迫,只怕是要鱼死网破啊。当年他可是连父皇都不怕,连拒你的婚都干得出来……”

  我忍住把奏折丢到他脸上的冲动:“你能不能说话一次说完……”

  说到这里,内侍进来启禀说吏部尚书求见,我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奏折,这不正是吏部尚书大人呈上的么?以及,这个尚书大人不就是当初要死要活跑我府里要儿子的韩大人么?

  韩大人看样子是来汇报吏部这回惊心动魄的案子。

  几日前,吏部侍郎莫名其妙的死在办公书房里了,各种不利证供证明韩尚书是凶手。好在刑部尚书不是个白领俸禄的,从一些蛛丝马迹上查出真凶的嫁祸手法又缉拿到真凶——吏部一个扫地的小弟,因为各种冤屈各种心酸往事各种无可奈何反正就是下手了。

  当然这案子韩尚书看来是惊心动魄,若没抓到凶手他就是最大的疑凶。

  太子安慰了他几句:“本王从未怀疑过韩大人,韩大人秉实公干,乃是当朝老臣中的典范,岂会做出如此行径?”

  我朝太子翻了个白眼,这话说的太虚伪了。

  韩尚书很是受用的恭维了几句,我看他们君臣间聊的很开怀也没舍得打断,临末了才问了韩大人一句:“刑部若没查出真凶,韩大人此回恐怕脱不了罪啊,今后万事总是要留个心眼。”

  于是整个气氛就寂静下来了。太子看着我的眼神写着“哪壶不开提哪壶”。

  韩尚书轻咳了一声,不置可否。他看本公主不顺眼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眼下虽不敢造次,权当没听到。

  我继续道:“关于令公子的事,还请韩大人帮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