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9章究竟还要不要脸啊





  第七十九章 究竟还要不要脸啊

  一句话,就立马看出谁是真的关心自己的人!

  周安一下子还有点红了眼眶!不得不说,他们骂自己野种这句话,勾起了自己的一些不好的回忆了。

  当年,也就是在这个村里,自己还小,那些村里的小孩子一起玩。就是这么叫的自己!

  自己不懂事的回家还发过老爹的气。那时还不知道自己是老爹抱养来的,那时还只知道别人家都有爹妈,自己就只有一个可以当爷爷一样老的爸爸。自己的妈妈呢?

  周安现在还是清楚的记得,自己回家冲老爹发火哭叫后,最后自己挨了一顿打后。之后,自己再也没叫过要找妈妈了。

  而所有的恨,都归于那两个字:野种!

  这两个字,就是周安心中的痛!

  长大后才知道,自己确实不是这周家的人,按别人的话说来,确是野种,但老爹从来不说自己是哪里来的。自己也没问过。因为周安知道的,正是叛逆的时候,那时只有一个想法:

  ‘他们都不要我了,把我丢了,我还找他们做什么?’

  所以,自己都一再的提醒自己,不要问,不要打听。而在后来,自己是没机会问,没机会打听了。因为一场急病,老爹离开了他,而他都来不及回到老爹的身边来送走老爹呢!

  倒是没想到,今天这个叔叔辈的人也是这么说自己!所以,在付大婶一句关心和提醒的话后,自己就有点忍不下这份委屈了。

  但还好自己也是大学毕业了,有些事情可以理性的去看待了。收拾一下自己的心情,点头道:

  “我没应承他们什么,他们问我怎么种的菜可以卖得高价,我说我随便种的,他们不信,骂我了。说要和我走着瞧。”

  付大婶呸一声道:

  “你看看他们一个个的,哪一个是真正的好好干活的。做大棚也没他们这样做的。他们以为做一个棚子来罩着就什么都解决了?不看看别的村,人家做大村的,还要注意什么温度,什么什么度的。他们什么都不管,天冷天热都让那棚死死的罩着。这样哪能种得出来好菜?别管他们。回头你白天不在的时候,大婶我给你注意着点,谁要来搞事,我可不依。”

  “谢谢大婶!”

  “谢啥,我们还是邻居呢,你还给我野猪仔呢,别说,那猪仔现在长得可好了。回头长大了,你来搞一个去卖了。”

  说是不管,可是那些人,回头就打听到了,说舒三租给周安的地,还是按五百一亩租的,周家叔叔这天下午还没缓过这份气来。

  周安太不给自己面子了,让自己在这些乡亲面前完全失了自己的那点点信用。

  他一个人没事转悠到了公路边,正好碰着了舒三夫妻俩刚娘家回来。也不知道他们是回娘家去遇到了什么事,看上去两人的脸色都不太好。有些不高兴那样的。

  周家叔叔眼珠一转,忙招呼道:

  “舒三,舒三。”

  舒三虽说面色不好,但一直以来也是个好面子的人,脸上虽说还有点瘀青在,转头看向周家叔叔的时候还是微微扯了一下嘴角,似笑非笑的回道:

  “周老四,什么事?”

  周老四上前道:

  “我跟你打听个事,听说你把那块地租给周安了啊?”

  舒三心里打了个突突,这人打听这个做什么,因为这周老四可是出了名的钻空子的人,哪里有好赚的就都想去沾着点的人。

  舒三不回答,不承认也不否认。

  周老四也不介意舒三的拿乔,自顾自的接话道:

  “我可跟你说,你那地,租给他你可得算好了价钱,你知道他拿来种什么吗?人家拿来种菜的!他种的菜可是老值钱了。上次城里来了个人,就买了他的菜。人家的黄瓜都是卖的三十块一根,一根哟,不是一斤呢!”

  “你说,你的地租给他种黄瓜的话,得值多少钱?我也是好心提醒你,别租给他租低了。那小子看着小,人可精着呢。”

  说者有心,听的也就听了进去。特别是舒三的老婆可是一耳朵就听进去了。忙上前一步问道:

  “周四哥,你说他的菜怎么那么值钱?我上次听人说了一下,但还以为他们说的是假的,没想到是真的可以论个卖呢。这么说,他种菜有什么秘方?”

  周老四恨恨的说道:

  “谁知道呢,我们几个人去问他,他也不说,这小子,无情无义!所以,你们要想好,要是租给他租便宜了,那么你就吃亏了。人家拿着你的地去赚大价钱了。”

  舒三也是个有心计的。眼睛转了转,没说话。

  回到家,舒三的老婆就念上了:

  “他现在就两三分的地就能种来卖上万的钱,要是他种上我们的一亩地,天啦,他会卖上十万吧?这样,我们才五百呢。我那地可就亏了。”

  舒三也没说话,还在想这个事的可能性。想想最近,周安可是出了几次大手笔了。一是承包了那个鸟不拉屎的山坳,那就是一万五呢。

  而且后来还请全村人吃那海鲜,虽说那海鲜是村里的人出海打起来的,但是是人家拿钱来买下了才能大家吃的。这个人情,大家都记在周安身上了的。

  还听说他给捐了两万给学校,听说本来学校的钱是那个陈二狗偷了的,虽说警察抓到了人了,但是钱被陈二狗用来只剩下五千了。

  那陈二狗本来就是一个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人。最后就就被关了起来了事,学校的钱就没有了。

  周安却插了一脚去,还去捐了两万,说是自己从小就在那里读书的,不能让那学校成危房。

  就这点儿来说,这村里还是好多家人感谢着周安呢。要知道要不是周安的钱,村里的学校就会办不下去了。因为有两间教室都要漏雨了。

  这么一算来,周安这前前后后就了五六万出来了。他哪里来的钱?还不就是那卖了菜得来的那点儿?

  如果他能卖那么多钱的话,那么,每年不说两千三千,叫他给个一千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