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7节(1 / 2)





  里正啊呀 一声,心下发急:可别弄出人命来。他心急之下,丢了拐杖三步并两步跑到近处,可不是江二娘子,虽汗出如浆,全身又腥又臭,披着头散着发,面发白唇发紫,好歹还活着。

  村里几个青壮胆细的退了好几步,胆大还愣怔在原地,看里正一马当先,心下佩服:怪道能当里正,好生胆大。

  里正伸伸手,想要抠掉江二娘子嘴里塞得麻草,临了又缩回,一来嫌脏,二来避嫌,道:“快快快,江二娘子怕是被鬼搬来,快告诉江二将人抬了去。”

  几个青壮心里发毛,又好奇,他们不认字,指着长木牌上的几个字,问道:“里正,这上头写得什么?”

  里正道:“阴司有知,此妇有罪。怕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惹来鬼差了。”

  一众人纷纷色变,又退出几步,连着匆匆赶来的江二都吓得抖如筛糠,抖抖擞擞将麻草从江二娘子嘴里取出,又费了老鼻子的劲解了她身上的麻绳。江二娘子却还跪在那,动弹不得,她惊吓受冻一夜,又添惊惧,半疯不疯地念着:“有罪有罪……再不敢再不敢……”念几声,又晕了过去。

  江二一家快吓得哭出声来,趴在地上胡乱嗑头,嘴里天上神地下鬼地讨饶。

  里正轻咳一声:“先赚去家里,请了郎中看看。”想想又添一句,“再找个僧人驱邪。”

  江二抹着泪,又求几个青壮拿架子将江二娘子担回家中。江二娘子受惊受冻,昏昏沉沉睡在床上,清醒时口内说了一车糊话,江二小气,寻了个假和尚,换了几包香灰,江二娘子只当救命良药,吃水必就香灰。

  里正眼看江二家又是请医又是请僧鸡飞狗跳,转身去了江家。

  江石负手立在门边相迎,道:“里正,家中杀了一腔鲜羊,一同来吃酒吃肉。”

  里正一笑,道:“也好,可要拿好酒来。”

  江石笑道:“岂敢不从。”

  第159章 番外(三)

  腊月十七,施家亲朋齐聚。

  阿豆一身新衣裳,头戴玉珠花,项带金璎珞,带着谢娘子和阿枝,吐气扬眉的,好不得意。

  眼见家中热闹非凡,近的远的,熟的不熟的,全来家中吃酒。阿豆撇一撇嘴,与阿枝道:“家中亲戚,从未见这般得齐整。”

  阿枝听她说得讥讽,捂着嘴笑。连着谢娘子也有几分好笑,嘴上还是教道:“大喜之下,不好说这些轻慢之语。”

  阿豆哦了一声,应是应下了,却还是拿眼将诸亲挑剔了个遍。她那大舅父大舅母一看就是装模作样,明明跟自家吵过嘴,现在又来充大人,迎客待客的,好似他是一家之主,哼,还不是见自家有了银钱,这才亲近起来,以前可不是这副脸面。

  还有大姨丈,几百年不曾上过门,穿得只比乞儿齐整一些,偏又抬着下巴,百丈外都能闻得酸腐味,看看,看看,一人立在那摇头晃脸赏着花,偶尔目露鄙夷,生怕沾上泥腥铜臭。阿豆真是一百个看不上。

  还有她那大表姊,倚着她的大姨母,战战兢兢畏畏缩缩,只差没有惊跳起来夺门而出,活似受了欺压打骂一般。

  阿豆越看越是嫌弃,暗想:都是打秋风的。

  谢娘子无奈摇头,阿豆聪敏,又有几分狡黠,性子也不弱,只没大气候,斤斤计较欠缺了肚量,这点远远不及两个姊姊,好在不是光记仇不记恩之人,哪个待她好,哪个待她不好,分得清清楚楚。

  阿豆却总是不解,自己吃了亏,总不能不计较呢?她嬢嬢以前借人银钱,都是一个铜钿都是要算得分明的。

  谢娘子无奈,心性相关,非朝夕可改。

  阿豆才懒怠深思这些,她刻薄归刻薄,嫌弃归嫌弃,家中难得来这么多的亲戚,她有热闹可凑,又可以炫耀新衣新首饰,很是欢喜。再有沈家鳐鳐在,正好带她去玩新架的秋节。

  偏厅中堆着各色箱笼嫁妆,大件的床、柜、榻早几日就已送去了卫、江二家。陈氏暗暗松一口气,两个女儿婚事放在一处,大女儿早前打的家具就显粗笨,若是与二女儿的搁在一处更显简陋,落在人客眼里定要惹风言风语,好在都拉去她们夫家安置,少了好些的眼风。

  亲朋看着这些抬箱笼,三家村百年都不曾有这般体面的婚事,阿萁的那床百子被也引得好些妇人夸赞,这一针一线得耗去多少心血,一个一个童子眉目鲜明憨态可掬,衬在一边的百宝更是纤毫分明。

  施老娘笑夸道:“这是我家大丫头的手艺,她们姊妹情谊深厚,花了大半年才绣了这一床百子被呢。”

  众人听得又是羡又是夸,也有眼红的,酸溜溜问道:“啊呀,这可是叶娘给妹妹的添妆,倒不知萁娘给叶娘添了什么?”

  施老娘翻着白眼,道:“萁娘手笨,只好添了一套金银头面给她阿姊。”

  问话的咂巴咂巴舌,再不敢多说一句废话。

  阿萁与阿叶正凑一块呢,沈娘子带了两个梳头妇过来,正商议着明日要插哪几样钗簪。

  梳头妇笑道:“外头不知如何,宜州那边成婚都梳高髻,金钗银钗插得满头,不知多少富丽,脸上敷红妆,喜庆得很。”

  阿萁见过上红妆的琵琶女,遂笑起来:“我看面如满圆,肤白如脂的女郎才好敷红妆,我这半圆不缺的,说不得就成猴屁股。”

  一屋子人顿笑起来。

  沈娘子笑道:“还是新嫁娘,倒埋汰起来自己。”

  阿萁窝在沈娘子怀里,道:“我日间照镜子,肤不白,脸不润,穿了男装便是俊俏郎君呢,看我剑眉出鞘,哪里能充温婉?”

  一时几人又笑作一团,那梳妆妇擦擦眼泪,道:“没见过这般爱说笑的小娘子。”

  阿萁笑道:“别个哪及我脸皮厚。”

  阿叶笑得两颊绯红,轻驳道:“二妹生得好看。”

  沈娘子也道:“出年后眉眼越见长开了,初见倒是一团孩子气,不过,实打实是个美人胚子,真是便宜了江家大郎。”

  一个梳妆妇见过江石,忙道:“唉哟,江家小郎君生得也是俊俏无双的,与小娘了碧人一对。”

  沈娘子一指阿叶,笑道:“你没见过大娘子的夫郎,也是个俏后生,她们姊妹生得秀美,寻得夫郎也俊美,天生有缘才匹配成一对。”

  梳妆妇本就是吃这一口饭,当下夸赞的好话说了一箩又一筐的,直把阿叶说得垂头轻笑不已。

  阿叶的嫁衣是自己绣的,不比阿萁的那件繁复,阿萁摸了一把,些许遗憾道:“可惜不能穿一色的嫁衣,不然,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沈娘子轻笑:“你的嫁衣绣坊里女工所制,你阿姊的却是自己亲手所绣,你说哪件更值?”

  阿叶抿唇笑道:“我只心疼我费了这些时日,不穿的话,岂不是白费了工,想想心中便不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