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28章新君以继位(2 / 2)

  玄烨看着为首的胤禛,轻声地道:“你知道朕立你为太子是何意?”

  “知道,阿玛是将大清的江山交到儿臣的手中。”胤禛不紧不慢的回答,却也透着郑重,江山之重,胤禛心里有数,玄烨把这样的重担交到他的手里,无论如何胤禛都会守护这片万里江山。

  “这些年对外贸易,既让大清的经济得以增长,同时也看到了国外新兴的技术,所以终我大清一朝,不得禁海封关。他国入侵,杀我百姓,占我城池,便想方设法提高大清军队的能力。你从未行军打过仗,但是大清会打仗,能打仗的武将不在少数,你得会用人。”玄烨有很多放心不下的事,在这个时候也仅仅只能这样叮嘱胤禛,希望胤禛能够办好。

  “是。”胤禛应下一声是。这些事情在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之后,既有所收获,同样也有所发现,当然明白对外贸易和他国进行往来对于大清而言,利大于弊。

  总不能因为别国强势,在海上有属于他们的军队,因噎废食。

  不想被人打就只能费尽心思地强大自身,当你强大到无人敢触犯,你便成功了。

  “老三,老八,老九,老十四,既然朕之前已经颁下诏书,除非他们身死,否则绝不许他们踏出府门一步,如今还是一样。朕去后不必让他们为朕哭丧守孝。倘若将来有一天他们还敢犯上作乱,你便亲手处置他们,不必手下留情。大清的江山稳定,比所谓的名声重要,你要记住。”玄烨又如此叮嘱了胤禛一句,便是决定了被圈禁的那一群人最后的结局。

  “你们都是亲耳听到朕说话的,所以倘若将来谁敢就此事非议太子,就该是你们说话的时候。”玄烨的目光扫过跪在下面的臣子们,提醒着他们身为一个臣子,应该尽的本分。

  “是。”玄烨连这样的后事都能为胤禛想到,可见,的确很满意胤禛这个太子,并不希望将来因为他种下的果而影响到胤禛。

  “余下诸事,你身为太子,这么多年帮着朕处理朝堂的事务,并不需要朕再叮嘱。你们将来好生辅佐太子,便算对得起朕了。”玄烨召集亲王大臣进来,就是想让他们见证他对胤禛的满意,也希望将来这些人能够继续辅佐胤禛。

  一干人连忙地道:“皇上放心,臣等一定辅佐太子,安定朝堂。”

  玄烨露出了笑容,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安排妥当,这个时候玄烨有些疲倦地道:“朕有些累了。”

  明夷和林兴听到这话赶紧的扶玄烨躺下,玄烨也不推辞,躺在榻上,握住明夷的手道:“在最后你能守在我的身边,陪着我度过最后一程,也不枉我这一辈子。”

  得不到明夷的心终究是遗憾没错,可是到了最后能够让明夷守在他的身边,这又何尝不是莫大的荣幸。

  “下辈子我还想遇见你。”这是玄烨发自内心的一句话,或者对于明夷来说,玄烨给他的都是不好的记忆,但对于玄烨关于明夷的点点滴滴都是让他欢喜的一面。

  “你不想看到我没有关系,我只是想告诉你,虽然这一辈子没有办法真正得到你的心,但能让你陪伴在我的身边,能让我们真正做到白头偕老,这样也好。纵然再来一回,知道如今这样的结局,我也还会是当年同样的选择。我不能,也不会允许任何人从我的手中将你夺走。”玄烨知道说出这样的一番话,只会让明夷更加厌恶于他,但这是他真心所想。

  不管是再来一次,两次,三次,玄烨还会像当初一样毫不犹豫的选择将明夷留在身边。

  相较于让明夷一辈子留在他的身边,得不到她的心,也好过明夷将一颗心给了别人,还和别人卿卿我我。

  玄烨只要想到这一点,便想要毁掉所有人。

  “我不悔。”或者会有人认为能够守在明夷的身边,看着明夷高兴,纵然明夷喜欢上别的人都无怨无悔。可对玄烨来说,这一辈子他做的任何事,无论是算计儿子,挑动儿子相争,或者是把明夷留在身边,让明夷一辈子都不会喜欢任何人,也包括他,玄烨到如今都不曾后悔。

  “不悔就够了。”明夷知道玄烨的确会因为得不到她的心而遗憾,但对玄烨来说能够这样一辈子留住明夷,两个人算是共守白头,那也会比放开明夷,让明夷去喜欢其他的人更让玄烨高兴。

  明夷此时的心情说不出的复杂,既有些不想让玄烨死,但又觉得这或者对于他们来说是解脱。

  玄烨听到明夷的话,露出了一抹笑容,慢慢的闭上了眼睛,握着明夷的手也松开了。明夷感受到,看到他阖上的眼睛,泪水止不住的落下,本来以为玄烨驾崩的时候会有一种松一口气的感觉,但这时明夷很清晰的感受到心中的疼痛。

  “皇上。”此时守在玄烨身边的人并不仅仅是明夷而已,林兴很快注意到玄烨没有了动静,连忙有人拿了一根羽毛放在玄烨的鼻前,羽毛不动,人都跪了下来,叫唤地道:“皇上,皇上驾崩了!”

  如此一声叫唤,胤禛以及所有的王公大臣都俯首跪在地上,发出一阵阵痛苦的哀叫声。

  明夷看着玄烨的面容,明夷的确想过如何和玄烨分道扬镳,再也不会纠缠在一块,但却从未想过玄烨死去,如今人真的不在了,明夷伸出手想扶过玄烨的脸,却觉得眼前一暗,人倒在玄烨的身边。

  “额娘,格格。”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玄烨崩于畅春园,终年六十九岁,举国同哀。

  明夷昏倒之后再一次醒来,入眼都是一片素镐,而且与之而来也听到了消息,玄烨的灵柩要送回紫禁城,皇权至上的代表正是紫禁城,所有的丧仪都要在紫禁城内举行,这是在明夷昏倒的时候,胤禛和一干大臣商议得来的结果。

  “而且,皇上驾崩,太子也要继位。”明夷从醒来之后不发一言,都是身边的人絮絮叨叨地和明夷说起这些事。

  “太子。”这时候门外传来一阵叫唤声的,胤禛一身孝服的走了进来,明夷似是回过了神,看着胤禛走进来,明夷道:“礼数该如此,不必顾忌我。在你阿玛入殓前,我送他最后一程就好。”

  明夷知道胤禛有自己的难处,并未想过要胤禛因为她而为难。

  “额娘不会随我回紫禁城。”胤禛这样的话,显露的是对明夷的了解,明夷摇了摇头,“不回。以前没有回去的理由,如今更没有。”

  “到了今天这一步,你要的都得到了,我的一切都留给你,以后你好自为之。”明夷如此告诉胤禛,胤禛哽咽的道:“阿玛刚驾崩,额娘也要离我而去。”

  “你知道会有这样的一天。”明夷这样和胤禛说着,要说这世上最了解明夷的人一定是胤禛。

  “走吧。”明夷没有再和玄烨细说的意思,而是准备去看玄烨入殓,小殓。

  胤禛自然也知道这规矩,听说明夷醒来,胤禛也是过来专门询问明夷是否要参加玄烨的入殓。显然明夷早有准备。

  可是胤禛想起昨天明夷昏迷的时候,他想起太医说明夷昏迷的原因,悲痛过度。

  纵然或许明夷的心理,不像玄烨那样把玄烨放在心上,但对明夷来说,玄烨依然是亲人,失去玄烨,明夷终是伤心。

  小殓,大殓,入棺,等玄烨真正被放入棺木中时,明夷看着一身明黄紧闭双眼的玄烨泪水一滴滴的滑落,却不发一言。

  入殓之后,灵柩不能停放在畅春园,一行便运回了紫禁城,明夷不曾随他们回去,看着渐行渐远的车架,明夷同一旁的七巧玲珑吩咐道:“什么都不必收拾,走吧。”

  等到玄烨的棺木运回到紫禁城,胤禛便收到消息,明夷带人离开了畅春园,同时离了京城,就算早就有心理准备,这一刻胤禛还是难掩悲痛。

  “这是格格留给太子的信。”送来消息的人同时带上明夷留给胤禛的一封信,胤禛急急忙忙的拆开信看,上面却只有简单的几个字,珍重,不必寻我。

  这样简单的几个字却表明了明夷所有的心思,终此一生,明夷不愿意再和皇家的人扯上任何关系,便请胤禛当她也死了吧。

  如今的胤禛纵然想去追明夷,即知道明夷不会回来的情况下,也不能丢下诸多的事物离开。

  而且随着玄烨驾崩的日子越长,不少人都呼吁胤禛在灵前即位,以安天下之心。

  胤禛选定在玄烨死后的第六日即位称帝,次年改元雍正。

  随后胤禛为康熙帝上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随着新皇继位,属于一个人的时代结束,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因玄烨在世的时候一直大力整顿吏治,多年来几次改革,如今朝堂之上再不以满人为尊,大清提拔人才,唯才是举,不论出身。

  而八旗子弟这么多年一直被玄烨和明夷想尽办法的安顿,在不复入京之初,走狗遛鸟,游手好闲之态。

  又因为明夷开创的征知书院多年来不断的融合,满汉的文化如今满汉之间的矛盾在不复从前的激烈。

  西学盛行,虽知大清先进,却也当习他国之所长,大清的变化,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中。

  而在胤禛继位之后,更是大力吸收他国的先进技术,随着注重科研人才,国中开始研发出蒸汽机,汽车电话等等之物,大清的变化每一天都能够感受得到。

  属于胤禛的时代就此掀开,也由此改变了大清往后数百年的命运。

  当西方各国开始掀起各种各样的革命,大清的封建帝国也遭受到了冲击,但因为科技的发达以及军事的先进,西方各国以为可以轻而易举占领这一个黄金之地的美梦被粉碎了。

  封建王朝终究被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民主政党,这样的改变当然也免不了流血流泪,但是侵略的历史却被完全改写,八国联军根本无法迈入华夏一步。

  很多人在很多年以后研究大清之所以会在西方各国没有改革的情况下,能够先一步于各国发展强盛,这一切的功劳都和征知书院脱不了关系,当然也和雍正帝的生母,那一位终其一生,得尽玄烨的宠爱却没有封妃封后,纵然在雍正帝继位之后,也有人提议当封明夷为太后,但却被雍正留中不发的人息息相关。

  后世的人提起明夷时,并没有称之为太后,而是唤一声明夷先生,于明夷的评价,于封建之国,兴教育,发展西学,于后世至功。大概这就是明夷终其一生所追求的。

  雍正十年,明夷在江南的一处小院中合上了眼睛,守在她身边的不过是远道而来只为见明夷最后一面的胤禛,胤禛泣不成声,终究还是按照明夷的遗愿在明夷死后将其火化,撒入江河之中。

  雍正帝在位三十年,这对于当世的人来说是动荡历经改革的三十年,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

  □□从此变成了一个科技发达,而且永远不会放弃对科技研究的大国。

  雍正死后,长子弘晖继位,是为泰庆帝。

  最让人称道的还是雍正皇帝的专情,其一生仅此一妻,夫妻和睦恩爱,共育四子一女,四子虽是弘历,可在明显有诸多优秀的兄长在前,皇位如何也轮不到他。

  历史由此驶向了另一条路,最让人高兴的大概还是让这个他们所喜所爱的国家,不必遭受那百年的耻辱。

  而一切的开始,不过是一个人为了自由而奋斗,为了能肆意的活着,最后慢慢的想为这个天下,这个国家做一些事,慢慢造就的变化。

  一点点的变化,宛如其初所愿,唯愿以星星之火而燎原,护我百姓,保我万里河山。

  什么样的开始或者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局。

  漫长的历史之中,总有一些缺憾,也有一些无可奈何,如同人的一生不可能十全十美。再尊贵的身份,拥有再多的荣华富贵,却也不可能事事皆遂人愿。

  于不如愿时,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方不负来世间一遭!

  ※※※※※※※※※※※※※※※※※※※※

  本书到此完结,不会写番外的人,果断的不水数字。

  请全订的各位帮忙打下分,顺便给新书打个广告,《穿越刘邦碰上重生吕雉》啊,穿越的刘邦和重生的吕雉,吕太后要如何磨刀豁豁呢?穿越的刘邦该如何从吕太后手中活下来,哈哈哈……

  另有几本预收,打算写现言,有合口味的点个收,坑品有保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