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6节(2 / 2)


  华贞六年五月初九,燕王抱恙,遵医嘱前往骊山静养,政事交付李范袁三臣共理。无人知晓,他是秘密带了吉祥如意及千牛卫二十人,远赴程国。

  六月初二,彰华抵达芦湾时已入夜,直接去了谢长晏失踪时落脚的那家客栈。客栈坐落在繁华的云翔大街,就叫云翔客栈,算是芦湾最昂贵的客栈之一。昂贵,在程国,即也意味着安全,更何况,此客栈隶属于胡家所有,正是胡智仁一手为谢长晏准备的。

  客栈分上中下三层,共有伙计仆婢六十人,人眼复杂,想偷偷掳走一名客人,几不可能。谢长晏的房间在三楼的最东间,顶着头,门框上盘绕着两条蛇形雕纹,闹中取静,布置十分舒适。

  自谢长晏出事后,胡智仁第一时间封锁了房间,不允许再有客人入住。因此,当彰华来时,房间还维持着之前的样子。

  与风沙漫天的北境不同,地处南海的芦湾空气湿润,十分整洁,虽一个月没打扫也没什么灰尘。在彰华无意掀开枕头时,还在床单上发现了一根头发。

  他一眼便断定,这是谢长晏的头发,又黑又粗,还有点天然卷,因为疏于保养,跟宫里头那些油光锃亮的柔顺长发不一样。

  她的头发,曾在冰点以下的水中荡漾,曾穿梭过万里风沙,经常随随便便擦干,经常用手胡乱梳理,因此有些干涩,有些毛躁,烙印着主人的漫不经心。

  然而落在彰华眼中,这大概便是世间最美的一根头发了。

  他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放在了随身携带的锦囊中。

  那边吉祥做了初步的查视后,回来禀报道:“陛下,此地共有东南两扇窗户,南窗对着客栈里面,没有打开过的痕迹。东窗外是一条死巷,人迹罕至,堆放着杂物,还有一口枯井。如果对方是带着谢姑娘从东窗离开,除了那口井,想不出其他途径。”

  “命人爬下井去看看。”

  “是。”吉祥说罢又匆匆去了。

  如意则留在房间里,睁着乌溜溜的眼睛问:“陛下,咱们不去驿站吗?”

  “今晚先住这里,看看入夜之后,会是什么情况。”彰华抚摸着东窗的窗棂,望着在死巷中探索枯井的千牛卫暗卫们,目光微闪。

  然而这一夜没有任何事情发生。房间安静极了,月光透过窗纸洒进屋中,空气里浸淫着海风的湿润气息,像一只温柔的手,令人卸下防备和疲惫。

  彰华躺在榻上,注视着那根长发,心头一片空荡荡。睡不着时,他便起身走到东窗处,外边一片深幽,月光淡淡地照着夜色中的芦湾,枯井方向全被阴影所覆盖。

  天亮时分,吉祥回来了。

  “枯井中确有密道,不过已经坍塌,挖掘许久才重新连通,密道尽头,抵达的是一处琴行的后门。”

  一夜未眠的彰华立刻起身。

  琴行就在云翔大街上,距离客栈不过百丈,布置十分奢美,却门庭冷落,并无客人。

  因此,当彰华带着吉祥如意到时,所有的伙计全都精神一振,殷勤地上前招待。

  彰华的目光从厅中依次排列的琴上掠过。

  不得不说,此琴行确实有点水准,款式众多不说,还有几具珍贵古琴。然而,彰华志不在此,因此只看了一眼,便道:“还有更好的吗?”

  “这具雷我琴,乃小店的镇店之宝……”伙计刚待介绍,吉祥打断了他:“我们公子,想要更好的。”

  伙计愣了愣,说了句“稍候”,便进内室去了。

  吉祥靠近彰华道:“隔壁的蔡家铺子,似有异样。”

  “什么异样?”

  “发现了麟素的私卫。他们似在等谁。我们进来,被盯上了。”

  彰华一笑:“所以,密道是故意通至此地,好祸水东引吗?”

  吉祥愣了愣。而这时,伙计去而复返:“公子,我们老板请您进去——”

  彰华当即带着二人走进内室。内室中,坐着一个人,光影暗淡,身形微佝,穿着极厚的衣服,还在轻轻咳嗽。

  如意不由得睁大了眼睛:“你就是这家琴行的老板?”

  彰华替那人做了回答:“是。不仅如此,他还是程国的大皇子。麟素殿下,又见面了。”

  “燕王陛下,好久不见。”那人转过头来笑了笑,眉长如画,秀美自矜,有着模糊性别的美丽。

  这下不仅如意,吉祥也很震惊——没想到坐在琴行里的人,竟是麟素!

  为什么云翔客栈东墙外的枯井,会有一条密道通至此地?为什么此地会是麟素的地盘?难道掳走谢长晏的是麟素?还是,如意门早料到会有人查,所以如陛下所说的那样祸水东引,嫁祸到麟素身上?

  一连串的疑惑在他心头浮起。相比之下,彰华却很是镇定,在麟素对面自行坐下,悠然道:“你们在等朕吗?”

  “坦白说,并不是。”麟素为他倒了杯茶。

  “那是谁?”

  “唔……”麟素说到这里,转向了外室方向,“等她。”

  话音刚落,只听外面传来伙计的招呼声,然后,一个女声轻轻道:“我要试琴。”

  如意眼睛一亮,只觉这声音如黄莺出谷,清丽婉约,好听极了。

  不久后,那女子似是坐下了,开始弹奏。第一记琴音跳起时,彰华眉心便是一动。

  她弹的是《获麟》中的第一段,名《伤时麟兮》。

  麟兮麟兮,合仁抱义,出有其时。

  不陷于阱,恢恢网罟而无所罗。

  麟兮一角五蹄,时其希,气钟两仪。今出无期,食铁产金空其奇……

  同谢长晏一样,彰华自己虽不擅弹奏,却是个一等一的听乐人。燕宫中的乐师虽不及璧国多,但也算高手云集。更有风小雅那样当世不二的音律天才,自小在他身边耳濡目染。可以说,能入彰华耳的乐,已不多矣。

  然而,这曲《获麟》实是弹得太好,悲愤若铿锵涛鼓,凄凉似叹息若虚。勾起了彰华的一些心事,不禁大为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