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9节(1 / 2)





  贺大爷:“没啥,我年轻的时候一个人带着二狗子,可不比现在还累?现在我不用去种地,已经很好了。”

  他原来还想着,在后院儿搞上自留地呢。

  他的户口在村里,虽然不干活儿没有工分,只有三分的基本口粮。只靠这个,别说半饱了,就连三分饱都是勉强。亏得他儿子能赚钱啊!可儿子孝顺,可不代表他就没有别的想法。如果能够多赚一点,自然是更好的。

  这么想起来,老头儿一下子还干劲儿十足了。

  “我已经想过了,自留地种上,他们如果养土鳖,我也厚着脸皮跟着干。我现在还壮实呢。”

  他是这么说,二狗子却不赞成:“自留地就别……”

  还没说完就被他爹贺老狗打断:“我都定了,我真的还成。”

  二狗子瞅他爹这样,知道是劝不住了。不过很快的,他就想到了别的,他说:“要不,这样你们看行不行?不管是自留地还是养土鳖,别人搞起来。咱们也跟着参与。但是啊,有些活儿就不要干了。我今天不是跟小婵去王大娘他们家了吗?他家也挺困难的,你瞅着,我把洗衣包给他们怎么样?”

  其他人:“???”

  二狗子:“以后你们的衣服就不用自己洗了,捡柴也是一样。”

  老贺头:“这……”

  二狗子:“就这么定了,反正这些您也洗不干净,不如就让别人赚点小钱儿。咱们把时间节省出来,干点更好的。”

  老贺头:“……”

  一旁的老江也笑,说:“亲家,等过两年我退下来,我就跟着你干。”

  老江的工作,传不到自个儿人了。这话要从江婵说起,江婵十七岁的时候,面临下乡。当时老江和江大娘已经商量谁要把工作让给闺女了。毕竟他家就这么一个闺女,可是万万舍不得她下乡的。

  就在江大娘打算把工作传给闺女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儿。老江的一个关系很好的同事出了车祸,彻底不能工作了。他家也是夫妻俩双职工,独生子,但是他家孩子才七岁,接班是万万不可能的。

  两家一商量,就签了一个十年合约。

  老王把工作传给江婵,江婵避免了下乡;十年为期,十年后,老江把工作传给老王的儿子。这十年,老江每个月补贴老王他们家十块。当时江婵刚上班,工资是二十,所以相当于拿出工资的一半儿。

  当然这个钱是老江出的,他可不会拿闺女的钱。

  虽然这事儿老王是不那么合适,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这工作卖出去,虽然能拿一笔钱。但是他儿子以后长大可就不好说了。而老江这人,他是信得过的。

  他这每个月不干活儿还能拿十块钱呢。

  总之,双方算是皆大欢喜的。

  现在这事儿已经过去八年半了,再有一年半多,就到了十年之约。也正是因为这个,老江这么说,老贺头也爽快:“到时候亲家咱俩一起干,肯定也不差。”

  老江乐呵呵的:“成!”

  好像家家户户,都在讨论这个事儿,而同样的,许老三他们家也是一样的。作为挑起这件事儿的人,雪林很平静的。他们等着小桃子睡着了,这才点了油灯,坐在了西屋儿的炕上。

  一九六九年第二次家庭会议。

  油灯放在炕中间,几个人围着坐了一圈儿。雪林觉得,在遥远的记忆里,好像有这么点印象。

  他们这是,后妈的茶话会?

  真是,很像了。

  眼瞅着四个人都坐定了,雪林开口:“今天的事儿,你们都知道了吧?”

  大家点头。

  雪林:“我是打算把这个教给咱们这些邻居的。”

  眼看许老三要说话,雪林伸手制止他,继续说:“我有我的考量。首先,长久来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事儿瞒不住的。其次,我希望,不仅仅能够带动咱们这些邻居,我希望村里人,也同样的靠这个赚钱。”

  这么一说,许柔柔就有点不懂了。

  她不是坏女孩儿,但是总归还是向着自家的,她问:“为啥啊?人多了,不好卖的呀。药店肯定要压价的。”

  雪林反问:“我们为什么一定都要送到我们公社的药店呢?”

  雪林认真:“我是这样想的,等我第一批出了货,我就会建议大队长他们这些邻居养。先给大家两个月的时间来试验,这两个月,快一点差不多也足够养出来一批了。我要让大队长确定,养殖是没有问题的。这样他才会带动村里人一起干。到时候,我会建议村里城里一个农民合作社。”

  几个人都很迷茫,不太懂。

  倒是许老三还算是有点知道,不过他不懂为什么要这么做。

  雪林:“如果大家都养,那么量大肯定就不好卖了。就要开拓新的渠道,咱们公社收不下那么多,那么其他公社呢?县里呢?还有市里呢?其他市里呢?省里呢?做这些事儿,总得有人去谈吧?所以在操作的一开始,我就会把这些事实摆清楚,然后要求大队长安排爸你做供销员。”

  “噗!”这下子,剩下三个与会成员都喷了。

  一个个懵逼的看着雪林,许老三激动的握住了他的手,感动的泪眼汪汪:“你可真是我亲儿子,就知道想着爹!”

  常喜:“按照咱们两家的关系,大队长倒是不会反对,但是村里其他人……”

  雪林微笑:“他们也不会反对,我教他们赚钱,我不要名不要利,就想让我爸有个轻松的工作,还不成吗?如果他们不愿意,那么也不要学怎么养殖了。谁也没义务要求我一个十岁的孩子顾全大局吧?反正我一个孩子,就这么点心了!他们可以反对啊!我一点也不介意。正好钱我自己赚。再说,供销员可是需要出去谈事儿的,我爸不去,他们谁行?村里谁比我爸更油嘴滑舌?”

  常喜:“好像有点道理。”

  许老三:“……”这不像是表扬啊!

  许老三:“儿子啊,你为啥想让我做供销员儿?这个活儿虽然好,但是也要出去找药店和收购站谈吧?你觉得我能行吗?我这还没干,咋就有点紧张了?”

  想一想,也不容易。